今天我们来学习Redis,首先看看 Redis。
Redis简介
Redis 是一个开源的使用 ANSI C 语言编写、遵守 BSD 协议、支持网络、可基于内存、分布式、可选持久性的键值对(Key-Value)存储数据库,并提供多种语言的 API。
我们又称 Redis 为一个非关系型数据库,
Redis 与其他 key - value 缓存产品有以下三个特点:
- Redis支持数据的持久化,可以将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在磁盘中,重启的时候可以再次加载进行使用
- Redis不仅仅支持简单的key-value类型的数据,同时还提供list,set,zset,hash等数据结构的存储
- Redis支持数据的备份,即master-slave模式的数据备份
上面的这三个特点,其实在缓存中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我们需要他提供各种数据类型,来保证我们的存储多样化的数据。使用 Redis,实际上最看重的一点就是,它快,性能高,有多快呢?
Redis能读的速度是110000次/s,写的速度是81000次/s
相比较普通的硬盘读写7000多,是不是提升速度有点大得离谱。
所以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使用 Redis 的原因。
Redis 的安装
小懿之前已经给大家装上了 Docker 了,既然都已经装上了 Docker 了,那么肯定不能再给大家安排什么传统的安装方式了,比如像之前的下载:
wget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6.0.8.tar.gz
tar xzf redis-6.0.8.tar.gz
cd redis-6.0.8
make
我们就不再使用这种模式了,我们直接使用 Docker 的 Redis 镜像进行安装,这种方式又快捷,又方便,
Docker 安装 Redis
- 查看 Redis 的版本
docker search redis
2.取最新版的 Redis 镜像
docker pull redis:latest
3.查看本地镜像
docker images
4.运行容器(这是只能本地访问,但是我们需要进行外网访问)
docker run -itd --name redis-test -p 6379:6379 redis
-p 6379:6379:映射容器服务的 6379 端口到宿主机的 6379 端口。外部可以直接通过宿主机ip:6379 访问到 Redis 的服务。
5.通过 redis-cli 连接测试使用 redis 服务。
docker exec -it redis-test /bin/bash
6.查看 Redis是否启动成功
ps aux | grep redis-server
出现如下,则为成功
systemd+ 27456 0.4 0.6 52976 12932 ? Ssl+ 17:29 0:00 redis-server *:6379
root 27495 0.0 0.0 12112 1088 pts/1 S+ 17:30 0:00 grep --color=auto redis-server
上面的方法只能本地访问,我们需要的是外网访问redis
4.创建conf 和 data 文件夹
mkdir /usr/local/docker/conf
/usr/local/docker/data
然后在conf下创建redis.conf 的配置文件
放入如下内容,密码可不用配置
#bind 127.0.0.1 //允许远程连接
protected-mode no
appendonly yes //持久化
requirepass 123456 //密码
- 创建redis容器并启动
docker run --privileged=true --name redis-server -p 6379:6379 -v /usr/local/docker/data:/data -v /usr/local/docker/conf/redis.conf:/etc/redis/redis.conf -d redis redis-server /etc/redis/redis.conf
6.查看Redis是否启动
docker ps
就可以看到redis了,如果状态是UP,那么就可以确定是安装成功了,启动完成之后,把云服务器的6379端口出入打开,就可以看到了。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去使用外部工具进行连接了。
我们使用外部工具来进行连接看一下,如果连接成功了,我们就可以开始安排一个小的项目来安排一波了。
下载 RedisDesktopManager 输入我们的IP,端口号6379 然后再输入密码,点击连接,如果出现connection success ,那么就证明我们的安装是一点毛病没有滴。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