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软件工程学集成化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是一套用于评估和改进软件开发过程的标准。它由美国软件工程学研究所(SEI)开发,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
原理
1.过程改善
历史过程改善,是指人为设计的一个活动程序,其目的是改进组织的过程性能和成熟度,并改进这一程序的结果。
2.过程域、专用目标和共用目标
过程域是一个业务域中一束相关的实践,当它们一起得以实现时,就满足被认为对该过程域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的一组条件。
专用目标是用于描述满足该过程域必须呈现的一些独有特征。经可以用于帮助确定一个过程域是否得以满足。
共用目标用于描述产现制度化的该过程必须呈现的特征,仅用于确定一个过程域是否得以满足。
二、CMMI的模型部件
CMMI模型中有22个过程域,分为4个类。
三、CMMI的等级
1.能力等级的组成
能力等级是用来表征组织对一个过程域的改善,是不断改善一个给定过程域的一种手段。在CMMI中,针对每个过程域设定了6个能力等级,即0级:未完成级;1级:已执行级;2级:已管理级;3级:已定义级;4级:已定量管理级;5级:持续优化级。
2.成熟度等级的组成
在CMMI中,应用于一个组织过程改善的成熟度等级有5个。即1级:初始级;2级:已管理级;3级:已定义级;4级:已定量管理级;5级:持续优化级。
3.能力等级与成熟度等级之间的基本关系
能力等级与成熟度等级是互补的关系,两者都是一种过程改善路径,其中:
(1)能力等级的路径可使组织针对单一过程域不断改善该过程域,即表征组织对单一过程域的改进。
(2)成熟度等级的路径可使组织通过关注一个过程域不断改善一组相关过程域,即表征组织对一组过程域的改进。
(3)两种等级的2-5级使用了同样的名字。
4.达到各共用目标所要实施的共同实践
达到共用目标2、共用目标3、共用目标4和共用目标5所要实施的共同实践如下表所示。
知识点总结
1、CMMI是针对【系统/产品开发】的能力成熟度模型,覆盖了产品从概念到交付和维护的整个生存周期。P240
2、【过程域】及其【专用目标】、【共用目标】是CMMI必要的模型部件。P241
3、CMMI的过程域。P242
4、在CMMI中,针对每个过程域设定了6个能力等级,即:P244
(1)0级:【未完成级】。
(2)1级:【已执行级】。
(3)2级:【已管理级】。
(4)3级:【已定义级】。
(5)4级:【已定量管理级】。
(6)5级:【持续优化级】。
5、达到共用目标1的“已执行过程”是制度化程度【最低】的过程;而通过过程改进,达到共用目标5“持续优化过程”是制度化程度【最高】的过程。P246
6、【能力等级】是一种过程改善路径,该路径可使组织针对【单一过程域】,不断改善该过程域,意在【改进组织的整体性能】。P257
7、在CMMI中,应用于一个组织过程改善的成熟度等级有5个:P258
(1)1级:【初始级】。
(2)2级:【已管理级】。
(3)3级:【已定义级】。
(4)4级:【已定量管理级】。
(5)5级:【持续优化级】。
8、成熟度等级用于表征组织对【一组过程域】的改进,而能力等级用于表征组织对【单个过程域】的改进。P258
9、【项目计划】提供了执行和控制项目活动的基础。P261
10、项目规划这一组活动包括【估算工作产品和任务】、【确定需要的资源】、【协商承诺】、【生成进度】、【标识并分析项目风险】。P261
11、可帮助确定并优化任务活动次序的工具有:【关键路径法(CPM)】、【受限的资源调度】、【程序评估】与【评审技术(PERT)】。P267
参考教材:《软件工程》,机械工业出版社,王立福主编,2011年版。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