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探索未来教育的新方式,功能丰富的在线教室项目!-Agora Flat》
很多小伙伴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百度百科或者维基百科之类的,因为我们总能在里面找到我们需要的一些信息。你有没有想过,将自己平时不管是工作或者是生活中遇到的所有有用的文档、资料、指南、教程、FAQ等,集中放置在一起,从而打造成一个属于自己的专属“百度百科”呢?
所以今天的教程就教大家在自己的NAS上部署一个称之为“知识库”的Docker容器,并且它的功能还不限于个人使用,更可以团队协作,共同编辑,就像我们使用的百度百科或者维基百科一样,它就是“Wiki.js”
什么是wiki
Wiki.js是一个开源的现代化企业级知识管理和文档协作平台,基于NodeJS技术的开源项目,其界面简洁美观、权限管理灵活,支持多种编辑器、多种用户验证方式、多种备份存储方式、多种搜索引擎,支持国际化、自定义主题(Theme)、流量分析等,特别适合做小团队的知识库,一方面适合管理和阅读,另一方面还能协同创作。
为什么使用Wiki软件
公司知识资产集中管理:在众多信息来源中搜索单一信息片段通常会浪费大量时间。据麦肯锡数据显示,员工每周需要花费数小时来收集和寻找信息,这些时间本可以更好地用于与同事合作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Wiki软件将所有公司信息集中在一个可靠的单一来源,从而让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去哪里寻找相关的可信信息。
提高信息协作效率:在整个组织中传达重要信息时,提供简洁的信息块是关键。长篇幅的内容往往使员工承受阅读和记忆的负担,超出了他们实际的记忆能力。提供可随时访问的简短信息,可以避免信息过载。
为每个人工作提供需要的知识资源: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完成工作所需的信息。缺乏足够资源感是职业倦怠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Wiki软件确保每个人都能随时访问到他们需要的信息,无需催促专家回答问题,而是可以直接在手边找到所需的所有知识。
为团队提供统一真实信息来源:没有一个统一的真实信息来源的Wiki,团队可能会面临使用重复且不可靠的信息来指导决策和流程的风险。引导每个人到一个信息来源,并确保该信息保持最新。这是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可以让每个人都保持一致。
轻松实现无缝协作:良好的内部沟通能促成无缝的协作,从而使公司运作顺畅和成功。Wiki软件允许公司中的每个人创建和编辑信息,把Wiki变成一个轻松协作的中心。每个专业知识领域的专家都在向一个所有人都能访问的信息来源贡献他们的专业知识,告别信息孤岛。
保持公司信息是最新版本:最佳的Wiki软件内置了内容验证系统。这使得信息的创建者可以设定一个定时器,到时间就重新审查和验证信息。这样可以确保公司的信息始终是最新和相关的,同时避免人在不知不觉中引用不可靠的知识。
确保专家验证的产品信息掌握在支持、销售和市场营销人员手中:随着产品更新,每个人都需要了解最新的情况,包括技术支持、销售、市场营销和产品专家等。根据普华永道的数据,17%的消费者在经历一次糟糕的体验后会放弃一个品牌。因此,确保团队在与客户交互时可以访问可信的信息至关重要。让主题专家记录并验证他们的信息,这样其他人就能确信他们所读的知识是准确可靠的。
提升客户服务质量:信息的便捷获取对支持代理有两方面的好处。首先,它让他们能够保持最新状态,为客户提供最相关的信息。其次,它提供了快速访问知识的途径,使支持代理能够实时回答问题,从而消除了客户提问与支持回答之间的延迟。
Wiki.js的安装和部署
安装前的准备
部署之前我们需要在NAS上创建一个目录用于保存配置和数据文件。
打开NAS的文件管理器,在 docker 文件夹中(威联通默认为Container文件夹),创建一个新文件夹【wikijs】,然后在 wikijs文件夹中再分别新建两个子文件夹【data】 和【config】,其中data文件夹用于存放数据文件,config文件夹用于存放配置文件。
正式安装和部署
为了照顾“御三家”NAS用户,今天使用的安装方式为SSH终端部署,演示的NAS为威联通。至于SSH工具请自行解决,Putty,XShell,FinalShell等都可以,我个人使用的是FinalShell。
使用SSH连接工具连接到NAS之后先改用管理员模式登录,输入命令“ sudo -i ”回车,提示输入密码,密码就是我们NAS的登录密码,输入的时候不会有显示,输入完成后直接点回车即可。
然后还需要在出现上图界面的时候输入“Q”和“Y”(群晖和华硕NAS没有这步操作)。
接着输入Docker run命令:
如果不出意外,这里一定会发生意外。因为张大妈的编辑器会吞掉每行命令后面的“空格和反斜杠”,所以这里在奉上一行命令:
以上命令需要改动的为:
- -p 8080:3000 :冒号前面改为本地没用过的端口
- -v /volume1/docker/wikijs:/config :冒号前面对应我们前面新建“config”文件夹的实际路径
- -v /volume1/docker/wikijs:/data :冒号前面对应我们前面新建“data”文件夹的实际路径
如果没有问题在NAS的Docker容器列表中就能看到/wikijs容器已经正在运行了,说明部署成功。
使用体验
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 【http:// NAS的局域网IP:端口号】 就能看到登录界面了。
首次打开需要安装一些组件。这里需要先填写一下管理员邮箱和密码。Site URL那里你可以填写配置好的反向代理链接,从而实现外网访问,如果没有配置也可以直接默认,完成之后点击最下方的“INSTALL”按钮开始安装。
上图所示就是安装中,需要等一会(大概20秒左右)。
安装完成之后会进入登录界面,输入我们注册时的邮箱和密码,点击“Log In”按钮登录进去。
然后就进入了欢迎界面。点击右侧的“ADMINISTRATION”进入管理后台
按照上图所示的顺序设置中文,中文需要下载后才可以选择。
Wiki.js的中文界面还是很不错的,个人感觉它确实比较符合国人的审美。如果我们要开始使用Wiki.js,需要点击左上角图标。
然后就回到开始的欢迎界面,点击“创建首页”。
然后根据个人的使用习惯选择编辑器。我就不用说了,毫不犹豫的选择了Markdown。
随意填写一些基本信息,之后点击右上角“OK”。
试着看看它的编辑页面,左侧是Markdown格式的编辑器,右侧是实时渲染后的效果,符合自己理想中的样子,nice!
同时我们还可以“开放注册”让更多的人共同创建。
总结
Wiki.js作为一个开源免费的Wiki程序,使用Docker安装的方式是最简单的。新手朋友可能不喜欢Nginx的域名反代,其实你可以直接使用宝塔面板的反向绑定域名,另外其它的一个VPS主机面板也会有这样的功能,所以整个配置安装还是挺简单的。
开源地址:https://github.com/requarks/wiki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