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s 自带服务管理后台,新版默认端口是3000:
初次使用tars管理台发布服务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 在代码中通过addservant添加的obj 需要在管理端配置对应的servant,否则服务启动失败
2. tars的服务默认的会多在127.0.0.1 ip上监听一个端口,比如你的业务配置的192.168.2.1:8080 端口,那么tars服务启动时会监听127.0.0.1:8080 ,并不是所有的业务端口都会监听,而是以servant obj排序,排在第一个的sevant的端口会多绑定127.0.0.1,该端口主要适用于对服务进行一些管理操作,比如在线更改日志级别、下发配置等
3. 如果包过大则需要调整管理端上传包大小默认配置:
/usr/local/app/tars/tarspatch/conf/tarspatch.conf <tars> directory=/usr/local/app/patchs/tars uploadDirectory=/usr/local/app/patchs/tars.upload #如果上传的包文件过大则需要调整该配置 size=1M </application> </tars>
4. 如果你们部署的tars,有很多业务使用,那么久需要注意tarsregistry 服务所在的机器单个进程所开的文件句柄(/proc/sys/fs/nr_open)、以及系统打开句柄数的限制(/proc/sys/fs/file-max)的限制,否则让你怀疑人生:会出现有时候发布成功、有时候发布失败的情况,诡异吧~
5.在发布过程中如果失败了,不要急着重新发布,先尝试刷新下页面,重新获取下服务节点的状态,如果还是inactive,可以尝试手动重启一下。如果发布时提示失败,而实际节点是经运行,那么很有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 配置的等待发布时间太短了,需要调整下配置,在你的服务的模板中server节下添加activting-timeout,根据实际需要配置成对应时间即可,注意时间单位是:ms)。
尤其是当你的服务连接数过多时,服务停止好事更高
2.)另外页需要看下tarsadmin的模板中的同步调用、异步调用时间是否符合你的环境网络延迟,默认的同步超时,6000ms,异步的是5000ms:
async-invoke-timeout=5000
sync-invoke-timeout=6000
如果你进入到/usr/local/app/tars/tarspatch/conf目录下会发现有一个rsync.conf配置,似乎没有用到?官方文档没有描述,后来分析了tars服务发现rsync是用于在多个tarspatch是多个节点间同步发布包,如果是你的环境tarspatch是单节点的那rsync 是没有用到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要不要部署rsync。
tars服务安装详情见:
https://github.com/TarsCloud/Tars/blob/master/Install.zh.md
有不妥的地方欢迎留言~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