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对好电影负责
干死一切烂片和装孙子的电影人
即便你是个重度电影爱好者
一天看一部电影
这辈子
能看完2 万部电影也算屌炸天了
但是,截止到 2014 年
IMDb收录的电影就已超过 200 万部了!
注:IMDb为互联网电影资料库
这还不包括大量未被收录的
▼
那么,问题来了:
一方面,人生短暂
你必须把时间用在看最牛逼的电影上
另一方面,垃圾太多
你可能一生都在“躲避烂片的努力中”度过
▼
公众号“毒舌电影”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自诩对电影有“高贵的节操与脱俗的品位”
持续提供良心的、站得住脚的电影推荐
毒舌电影一直坚持:
只对好电影负责
干死一切烂片和装孙子的电影人
▼
毒舌电影的内容负责人陈植雄,心理学专业毕业 + 酒鬼 + 重度电影控。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从事电影相关工作。
2013年。毒sir陈植雄在一家网站工作,负责电影频道的内容更新。2013年6月,因为公司业务需求,“毒舌电影”注册。在没有任何推广的情况下,毒舌电影竟然完全凭借内容积累了 5 万粉丝。
2014年11月。源于对电影的热爱,有感于自媒体创业热潮,几个同事决定辞职创业,专职运营“毒舌电影”。
2016年1月20日。凭借对内容的偏执和坚持,凭借对用户的负责和职业化运营,毒舌电影粉丝突破了100万。2016年春节前,毒舌电影已完成首轮融资,估值超1亿人民币。
当天,毒舌电影的合伙人高峰笑称:吃了碗鸭血粉丝汤庆祝了一下。
▼
100万粉丝,篇篇10W+阅读量。
说毒舌电影业界良心毫不为过!
垃圾电影从不嘴软,犀利差评!
【差评《澳门风云3》】
直言:
《澳门风云3》就是《富春山居图》杂交央视春晚。
逆天阵容都拯救不了《澳门风云3》的烂。
故事对于《澳门风云3》来说,绝对是奢求,整出电影像是节目串烧。
周润发在里面像个白痴。
《澳门风云》系列天生残疾。
王晶那套把戏,迟早药丸。自轻,自贱。
【差评《消失的爱人》】
【差评《恶棍天使》】喜剧可以耍贱,但喜剧不能只有耍贱。
【差评《卧虎藏龙2》】等了20年,甄子丹和他的师父一起拍了部(烂)片。
【差评《砰然心动》】杨幂你早该被开除一万次。
【差评《从天而降》】烂出了境界,烂出了高度,烂到了外星,剧本、表演、摄影、配乐,无一不烂。章子怡的制片水平跟演技至少相差10光年、监制郭敬明呵呵···、演员中最有演技的就是那个婴儿····
好电影极力推荐,甘愿做免费自来水。
【连发三篇文章安利《烈日灼心》】
8月25日,《比起跑男邓超,演员邓超才是大写的了不起》
9月2日,《这部目前最火的国产片,为何被报复性刷低分》
9月6日,《他从来没拍过烂片,你能看到已属万幸》
【盛赞《解救吾先生》王千源】
【强推《荒野猎人》】
【力挺《醉·生梦死》】
总能第一时间拿到独家爆料,满足影迷。
持续更新“最值得看电影名单”,不错过任何一部好片。
·
持续更新“垃圾电影名单”,帮你避开所有烂片。
更业界良心的是,毒 sir 屌炸天的直接在公众号上开发了购票通道。算是业内独一家吧。
可以查票、购票。
可以迅速查看离你最近的影院。
随时get大片票房,随时跟朋友装逼。
▼
毒舌电影的影响力有多大?
用毒舌电影合伙人高峰的话说就是:
随便看个片子就遭遇“毒友”
▼
影视音乐类微信影响力排行榜
由南都娱乐周刊和新榜联合制作
每周发布一期
毒舌电影长期占据前三
<干货分割线>
幸亏初期没钱,只能内容为王。
内容为王,这真是句废话。
不过等你做到了,再说这是句废话。据扒哥所知,公众号的数量远远超过了1500万,是个玩公众号的都说自己内容为王,但能做到的真没几个。
毒舌电影是真正对得起“内容为王”这四个字。
2014年11月,当几个人决定辞职创业,专门运营微信号的时候,“毒舌电影”才5万余粉丝,没有收入,没有投资方。除了埋头写作,并无他法。但现在看来,对于一个做内容的生意来说,前期没钱真是极好的。
陈植雄觉得正是那段苦日子的磨练,才造就了他们必须把文章写好的信念。没有捷径便是最好的捷径,这逼迫着他们把内容做到了极致,逼迫他们一切以用户为中心,这是唯一的活路,也是最体面的活法。
陈植雄想让人们一提起影评,就想到毒舌电影。
坚持原创,只说真话。
毒舌电影提供的内容,一贯的高品质、百分百的原创、持续不断的更新,简直业界良心。
内容负责人陈志雄说,对于电影出品方的软文广告,理论上他是不反对的,但前提是一定要先看片,如果质量不过关,再高的价钱也不会接。因为只说真话的毒sir不可能对自己读者安利烂片,这也算是影评人的底线吧,虽然很多影评人早已把底线扯烂了。
早在门户网站工作时期,毒 sir的老板娘何君就已看到,很多媒体已经变成了电影公司的宣传工具。“不管是水军还是软文,都是非常常见的。正是因为如此,真正站得住脚的推荐变成了稀缺品。”
赚钱的同时,保住了节操。
媒体,一般都是靠客户供养的。要谁来养,决定了你有木有节操?
王自如,一个做手机测评的,拿了手机厂商的钱,然后说自己是“独立、客观、第三方”。我相信小王说的话,但我不相信他能做得到。道理你都懂。
毒舌电影干得漂亮,他们推掉了大部分电影出品方的生意,拿着快消品牌、汽车品牌的钱,继续有节操、有身段的吐槽着电影。他们推掉的生意,比赚到的都多,但从长远看来,这是更高级的生意头脑。
事实也是,何君这位职业玩家一开始就是奔着钱去的,节操只是个赠品。(罗振宇说过,钱才是最聪明的东西)
工业化成产文章,持续不断出爆款。
毒舌电影有一个7个人的内容团队,上班先是报选题,由内容负责人陈志雄确定选题,然后分工合作去找资料,盯着国内外各个网站,搜索最新的电影信息,有的负责微博、有的负责YouTube、有的负责Twitter……一篇稿件的成稿时间都在6 — 8个小时甚至更长,再经过几道审稿,最后统一由毒sir 审核把关修改。
别看一篇文章只有几千字,但段落设置、哪里插图、图片怎么摆放、什么时候放段视频、多长时间为宜,都要反复测试,以求达到最好的阅读体验。
打造魅力人格体,一天不看心痒痒。
罗振宇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出,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生存发展有两大支点之一就是“魅力人格体”。
微信公众号做得好不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这个号是否有魅力人格。不管是哪个垂直领域,如果能够建立一个与之匹配的人格化形象,在粉丝粘性、阅读量、转发量、评论留言的互动上都会有极大帮助。
毒舌电影在这点上做的尤其好,一方面形成了辨识度极高的毒sir这一人格化形象,另一方面在团队化、工业化生产文章的情况下没有破坏这一统一的人格形象。后者极其重要,也极其难做。
对内容品质要求苛刻的毒舌电影从不存稿:一篇稿子从上午确定选题、搜集材料,到打磨成文、几经修改再到最后推送,往往已是晚上23点之后了。
但毒 sir 的粉丝黏性极高,坐等毒 sir 更文已是近百万粉丝每天的必修课,公众号的打开率目前已经超过了35%。一般的公众号打开率是 3%,达到 10% 的可算极品。
数千万公众号狗奋力追求的10W+,只是毒 sir 的底线,甚至二条、三条的文章也常常冒出10W+。
写到这里扒哥醉了,对10W+的日夜追求让扒哥几乎失去了性生活····
职业玩家玩运营,并非只是写写写。
除了微信公众号,“毒舌电影”还以内容提供商的身份,进驻今日头条、网易、腾讯等多家新闻客户端,粉丝总数已达百万,加上微信,毒舌电影积累了近200万粉丝。
从给公众号起名字到商业模式的确定,从内容规划到内容分发、IP的打造,你都能看到“毒舌电影”的专业性。这背后是毒sir的老板娘何君的职业化运作。
最后,说到底,毒舌电影的成功更多还是靠它的基石——好的内容:持续提供良心的、站得住脚的电影推荐和解读。这东西,没有技巧,也不可复制。
电影类的,关注这一个号就够了。
长 按 识 别 二 维 码 即 可 关 注
创 业 是 一 种 信 仰
能看出来么,扒哥写这篇文章已经被自虐成狗了!
转发此篇锦鲤,给扒哥多点狗粮!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