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开源技术交流,分享技术与知识

网站首页 > 开源技术 正文

你“ZAO”吗?一夜爆红的换脸App背后究竟是何技术原理?

wxchong 2024-06-14 13:20:10 开源技术 10 ℃ 0 评论

大家好,这里是「极客Geeking」,有趣?有料?有温度,发现科技新生活!

“仅需一张照片,出演天下好戏”

——这是最近在朋友圈被刷屏的换脸软件「ZAO-逢脸造戏」的广告语。

你只需要在软件内上传自己的面孔照片,就可以随意把自己的面孔“移植”到软件内提供的视频素材人物上,并且可以把视频分享到其它社交平台。

该软件上线一时间就迅速冲上了微博热搜和各大应用商店下载榜,甚至因为用户访问量过大而导致服务器出现了宕机。

看一下“ZAO”关键词的搜索指数就可以清楚了解到它到底有多火。

在「ZAO-逢脸造戏」APP火遍全网的同时,有关它质疑的声音也源源不断而来。

用户协议引争议


在这款软件的用户协议中有这样的内容:

第6条写道:用户上传发布内容后,意味着同意授予ZAO及其关联公司以及ZAO用户在“全球范围内完全免费、不可撤销、永久、可转授权和可再许可的权利”。


翻译一下这句话意思就是用户如果使用了这款APP,就意味着把自己的肖像权完全授权给了该公司,它可以利用用户肖像去做任何其他事情。

如果出现了任何意料之外的问题以及纠纷,这将和APP背后的公司没有半毛钱关系,完全就把锅甩给了用户。


虽然这并不意味着ZAO背后的公司图谋不轨,但如果这样的面孔照片个人核心隐私信息被某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将有可能直接涉及到我们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等问题。


或许是受舆论影响,8月31日晚间,当我再次查看用户协议时,发现ZAO已对用户协议的部分条款作了修改。

旧版用户协议第6条第2款中,要求用户须授予 ZAO“完全免费、不可撤销、永久、可转授权和可再许可的权利”的内容,目前已被删除。


“换脸”有风险 存在泄露个人核心信息可能


用户在使用这款软件过程中,首先需要采集并上传自己的脸部照片,虽然有相关的措施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用户滥用他人照片恶搞。

但是依然存在高度的隐私泄露风险,就有许多用户担心自己的面部信息遭泄露会有被盗刷支付宝的风险。


AI换脸视频能突破刷脸支付吗?


蚂蚁金服对此表示支付宝的“刷脸支付”采用的是3D人脸识别技术,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也会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测,来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为照片、视频或者软件模拟生成的,能有效地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总之不管换脸有多么逼真,都是无法突破刷脸支付的。而且,即便出现账户被冒用的极小概率事件,支付宝也会通过保险公司进行全额赔付。

作为这么一个掌握用户如此庞大且核心隐私信息的平台来说,更应该在用户隐私保护以及版权问题上重点关注。


「ZAO-逢脸造戏」背后究竟是何技术原理?


ZAO为用户换脸所使用的技术名为 Deepfakes,这个技术由来已久。

事情还要从2017年说起,其实早在那时AI换脸就火爆全球了。

在那年的12月,国外某ID名为“deepfakes”的Reddit论坛用户首次将自己制作的AI换脸视频发布在了网上。

它能够把照片和视频中的人脸替换成任何想要替换的人脸,且效果十分逼真,有些肉眼甚至难以分辨真假,与我们现在在网络上所看到那些换脸视频一样。

不久之后,由于受到大量受害者的投诉,Reddit论坛迫于压力封禁了“deepfakes”的账号,不过这却让“deepfakes”直接开源了其AI换脸技术的代码。

此后,人们可以随意在网上下载到由这些代码衍生出的各类AI换脸工具软件,比如下面的DeepFaceLab,使用这些软件并不需要多高的技术,只要具备基本的电脑操作常识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制作出换脸视频。

人们为了纪念“deepfakes”,就采用它的ID命名了AI换脸技术,称之为“deepfakes”。

今年年初大火的由B站UP主“换脸哥”制作的一段94版射雕英雄传换脸视频就是用的这个技术。



虽然是AI合成的,但看上去毫无违和感,整体效果十分逼真,基本上可以说以假乱真了吧。


虽然ZAO并没有公开表示其换脸技术源自开源的“deepfakes”代码,但二者技术有着高度的相似性。

“deepfakes”技术背后是基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学习,通过深度学习技术,任何人只需要一个强大的 GPU 和足够的训练数据就能创作出以假乱真的人脸替换效果。

DeepFakes 代码的核心部分是一个自动编码器,它是一个深度神经网络,能够学习如何获取输入、将输入压缩成很小的表示,或称之为编码,然后从编码中恢复最初的输入信息。

下为deepfakes换脸技术基本过程示意图

AI换脸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p图,程序找到两个面部之间的共同点,通过搭建神经网络来学习人脸,使替换以后的脸可以生动地模仿原来的表情,以假乱真。如果源素材的质量足够高,面部的转换几乎是天衣无缝的。

结语:AI换脸火爆的背后是重重隐忧

就「ZAO-逢脸造戏」APP来说,目前尚存在着用户隐私泄露、版权、社会道德以及法律层面等方面的重重隐忧。


9月1日,小编发现此软件已被微信屏蔽分享链接,提示的理由是“网页存在安全风险,被多人投诉” 。

今天已早已不是我们如何保护好自己个人隐私的时代了,更多时候是要靠提供这些服务的公司从技术手段上尽可能保护我们的隐私。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ZAO-逢脸造戏」APP将AI换脸技术再次实现了简单化、快捷化,这一点还是非常值得赞的,不过是不是应该在用户协议和用户隐私保护等方面充分为用户考虑?

“不要让这款软件成为只是闪耀一时的流星”

本图文由「极客Geeking」原创,欢迎关注!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

欢迎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