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int.net 图像处理入门
OfficePlayer
2016-12-07
1 简介
提到图像处理,许多人首先想到PS(商业软件Adobe Photoshop),许多女生可能首先会想到美图秀秀。其实在开源软件中也有一款明星软件GIMP,功能上不输PS。但从我的使用体验来说,PS虽功能强大,但操作较为复杂,且为商业软件,无力购买。GIMP处理速度较差。我钟爱的图像处理软件是免费(modified version of the MIT License)软件paint.net,小巧却不失功能强大,完全可以满足我的办公需求,处理速度非常快,并且由于背后有微软的支持,使用 Windows Aero 界面,具有立体感、透视感,操作习惯也与 Windows 的操作习惯一致。
paint.net 面向 Windows 操作系统,想在 Ubuntu、Mac OS X、OpenBSD 等其他操作系统使用,可以考虑 paint.net 的分支 Pinta(https://pinta-project.com/pintaproject/pinta/)。
paint.net 4.0.12版系统最低需求:
Windows 7 SP1 或更新(包括Windows 8/8.1/10,不包括Windows RT)
1GHz 处理器(推荐使用双核)
1GB 内存
2 软件安装
paint.net 的官网为 www.getpaint.net,可以下载软件安装文件及插件。
由于软件基于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平台开发,计算机联机安装时会自动在线下载安装 Microsoft .NET Framework。本安装实例计算机不联网,并提供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的离线安装包,首先安装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4.6.1,然后安装 paint.net 及插件。
双击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4.6.1 安装文件:NDP461-KB3102436-x86-x64-AllOS-ENU.exe
图:Microsoft .NET Framework 4.6.1 安装文件自解压
图:Microsoft .NET Framework 4.6.1 安装准备就绪
图:勾选同意,单击安装
图:Microsoft .NET Framework 4.6.1 安装中
图:Microsoft .NET Framework 4.6.1 安装完毕,单击完成
paint.net 安装文件在官网下载为 .zip 格式,首先解压出 .exe 文件。双击 paint.net 的安装文件 paint.net.4.0.12.install.exe
图:paint.net 安装文件自解压
图:选择自定义,单击下一步
快速安装默认的安装配置是:安装 paint 主程序,安装后默认为 JPEG、PNG、BMP、TGA 格式图像的编辑器,在桌面创建快捷方式,并把程序设置成自动检查更新。
自定义安装是对快速安装的默认选项进行选择性配置。
图:选择同意,单击下一步
图:根据需要勾选各选项,单击下一步
图:可更改安装位置,推荐默认位置,单击下一步
图:单击下一步
图:安装开始
图:安装结束,单击完成,启动 paint.net
图:paint.net 软件界面
3 软件设置
3.1 默认工具
图:单击设置按钮,快捷键为 Alt+X
图:更改默认工具为矩形选取(因为一般操作都从选区开始,推荐进行此设置)
3.2 浮动面板
工具、历史、图层、颜色4个浮动面板可根据需要点按相应开关按钮打开或关闭。
图:单击工具开关按钮,快捷键为 F5
图:工具浮动面板
图:单击历史开关按钮,快捷键为 F6
图:历史浮动面板
图:单击图层开关按钮,快捷键为 F7
图:图层浮动面板
图:单击颜色开关按钮,快捷键为 F8
图:颜色浮动面板
4 基本概念
4.1 位图与矢量图
二者的概念可自行搜索学习,这里给一个简单的理解,位图就是放大后会出现马赛克效果,常见的照片文件多属此类,例如 .bmp、.jpg、.png 格式。矢量图是无聊论放大到什么程度都不会出现马赛克效果的。
这里简要介绍一下 .png 格式,.png 格式支持透明底色,非常实用。
.pdn 格式,类似于 PS 的 .psd 格式,为 paint.net 的工程文件,保存了操作中的图层等信息,便于日后在此基础上继续修改。
4.2 图层
图层的概念在 CAD、PowerPoint 等软件中均有提及,简要说来,图层可以理解为一层一层纸叠起来,纸可以是不透明的,也可以是完全不透明的。在软件中各个图层一般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其上下位置关系也对应着纸的叠放顺序,靠上的优先被看见,靠下的有可能被遮挡。
4.3 选区
选区可以理解为在某一图层上的一块闭合区域,可以覆盖整个图层,也可以是一条线、一个像素点。软件许多操作都是先选定图层,再在图层中划定选区,再对选取进行处理操作。
5 应用
5.1 证件照片剪裁
5.1.1 大幅照片中截取证件照
背景:拍摄了照片,但跟证件照要求相差甚远,要从照片中截出证件照
图:打开照片,可以使用图形界面操作:文件>打开,或使用快捷键Ctrl+O,或者将图像文件拖放到软件窗口打开>打开
图:①选择矩形选取工具②在图像上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动选择肖像区域
图:图形界面操作:图片>剪裁至选择区域,或使用快捷键Ctrl+Shift+X
图:证件照制作完毕
图:图形界面操作:文件>另存为域,或使用快捷键Ctrl+Shift+S
图:选择保存位置,设置文件名,单击保存
图:调整品质,单击确定
5.1.2 已有证件照尺寸的调整
背景:已有证件照,但是与要求的尺寸不一致
图:打开证件照
图:图形界面操作:图片>画布尺寸,或使用快捷键Ctrl+Shift+R
图:调整尺寸,单击确定
图:尺寸调整完,另存即可
5.2 图片尺寸调整
背景:图片太大,要求将其像素修改为长宽不大于800像素
图:打开图片
图:图形界面操作:图片>调整尺寸,或使用快捷键 Ctrl+R,调整长边为800像素,单击确定,另存即可
5.3 图片压缩大小
背景:图片太大,要求将其大小不超过10 KB
图:打开图片
图:先调整长边为300像素,单击确定,另存,降低品质,直至文件大小低于10 KB,保存即可
5.4 证件照换底色
背景:已有证件照,但为白底,本次要求红底
图:打开照片
图:1、选择魔术棒工具,2、在照片白底上单击,3、调整容限至选区把白色背景全部选中而不包括肖像,按下 Delete 键
图:1、此时背景即由白色变为透明色(即棋盘格所表示的区域)2、新建图层,3、调整图层在源图层下,新图层为选中状态,即当前图层
图:选择涂色桶工具,在颜色面板中将前景色选为红色,在画布中单击,新建图层即变成红色,另存图片即可
提示:最好将本次操作文件保存一份源文件,即图形界面操作:文件>另存为,快捷键Ctrl+Shift+S,保存类型为 .pdn
5.5 图片格式转换
背景:有一照片为 .jpg 格式,要求提交 .png 格式
图:打开图像
图:另存为,在另存为对话框中的保存类型选择 .png 格式保存即可
5.6 图片背景去除
背景:有一图片,想用于 PowerPoint 中,但背景不好看,想去掉背景。此时,想到的是使用 .png 格式图片具有保留透明背景的特性
图:打开图片
图:首先利用魔术棒工具将背景选中,图形界面操作:编辑>反选,或使用快捷键 Ctrl+I 将主体选为选区
图:此时,主体部分成为选区,图形界面操作:编辑>复制/剪切,快捷键为 Ctrl+C 或 Ctrl+X,然后图形界面操作:文件>新建,快捷键 Ctrl+N
图:新建窗格中的尺寸是根据目前剪贴板中图像的大小最佳匹配的,单击确定
图:新建的图像文件中将背景变为透明色,编辑>粘贴,快捷键为 Ctrl+V,图像另存为 .png格式即可
图:刚刚制作的透明底色 .png 图片用于 PowerPoint
5.7 扫描照片处理
背景:扫描一份文稿,但存在图像不正,背景暗淡,有杂点/色块
图:打开图片
图:图形界面操作:调色>色阶,或快捷键 Ctrl+L
图:滑动输入滑块上的滑块,观察图像背景灰色消除到满意为止,单击确定
图:图片不那么暗淡了
图:按住Ctrl+鼠标滚轮滚动,拖动软件界面滚动条,将图像中明显为水平的位置与窗口上边缘对齐,发现图片不正
图:图形界面操作:图层>旋转/缩放,或快捷键Ctrl+Shift+Z
图:调整数值,使图像变正,单击确定
图:图中还有杂色块,使用选取工具选择并按下Delete键删除杂色块,最后另存即可
5.8 多幅照片拼接
背景:有的时候被扫面文件超过了扫描仪的最大幅面,可以分部分扫描,然后拼接
图:打开要拼接的两个图片,新建一个空白文件
图:新建文件根据两个图片的尺寸大概确定文件尺寸
图:新建的文件,将背景做成透明色,再新建一个透明图层
图:分别复制两个图像到新建文件的两个图层
图:调整位于上面图层的透明度,单击确定
图:移动上图层,局部放大,使上下图层的相应重合部位完美结合,然后将上面图层的不透明度调回最大值
图:此时,两图片已完全拼合,剩下的就是根据需要裁剪,另存为
5.9 图片水印去除
背景:一张漂亮的图片,偏偏有水印,不喜欢,想弄掉
图:打开图像
图:选择克隆图章工具,在图片中找到与水印处背景类似的区域,按下Ctrl同时单击鼠标左键,选择源,然后在水印处单击鼠标左键进行涂抹,上部的笔刷宽度和硬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此处提示,不会操作的时候,注意看软件最下一条(状态栏)的提示
图:此时可以发现,水印被轻松加愉快弄掉了
除此方法,还可以使用选取工具选择一块与水印处背景类似的区域,复制粘贴到水印处
图:两种方法在不同场合下各有适用
本文暂时没有评论,来添加一个吧(●'◡'●)